摘要
本期报告主要针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0个国家进行了监测,从监测内容上看:
1、俄罗斯、中亚和蒙古地区,吉尔吉斯斯坦禁止在本国开采铀矿。
2、东南亚地区,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均正在或已经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波及,但越南、印尼、新加坡由于政府治理能力增强,经济前景向好。
3、南亚地区,印度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2019议会大选中获胜;巴基斯坦与IMF签订一份为期三年的60亿美元援助协议;斯里兰卡央行降息。
4、中东欧地区,北马其顿新任总统斯特沃·彭达罗夫斯基当选,加入欧盟进程有望加快;立陶宛新任总统吉塔纳斯·瑙塞达当选,摩尔多瓦面临议会解散可能,乌克兰总统宣布提前进行议会选举,三国政治不确定性风险有所上升。
5、西亚北非地区,阿联酋情况较为乐观,其余国家如伊朗、土耳其、约旦等均存在不同风险隐患。
一、俄罗斯、中亚和蒙古地区
本期报告针对中亚地区进行了监测,监测到吉尔吉斯斯坦禁止在本国开采铀矿。
吉尔吉斯斯坦
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禁止在本国开采铀矿的决议。2019年5月2日,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“禁止在该国开发3 铀矿和开采铀”的决议,108名议员中有90名议员投赞成票。吉尔吉斯斯坦通过“禁止开采铀矿”的决议,一方面出于民众抗议,另一方面也出于环保、健康等考虑。2019年4月中下旬,比什凯克出现反对塔什布拉克铀矿开采的抗议活动,2019年5月,吉政府表示出于保护伊塞克湖的考虑,已暂停向相关矿业公司颁发勘探许可证。此次决议将支持后续法律起草。
二、东南亚地区
本期报告主要针对东南亚地区六国进行了监测,其中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均正在或已经受到贸易摩擦波及,但越南、印尼、新加坡经济前景向好。
(一)马来西亚
马来西亚央行宣布降息。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布的文告,5月初将隔夜政策利率(OPR)下调25个基点,至3%水平,随着降息0.25%,OPR的上限和下限,也将分别下调至3.25%和2.75%,使得马来西亚成为今年东盟区域内首个降息的国家。这是马央行1年多来首次调整利率。马央行在2017年6月降息后,一直维持利率不变,直到2018年1月25日才升息25个基点,将利率调高至3.25%水平。
马央行在货币政策文告中指出,虽然目前国内的货币及金融状况依然可以支持经济增长,但2019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增加导致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压力加大,此次OPR的调整是为了维持货币政策的宽松。马央行指出,此次降息与一贯的货币政策立场一致,即在维持价格的稳定同时,支持经济稳健增长。马央行认为,全球需求放缓,部分关键贸易伙伴的增长减速,预计2019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介于4.3%至4.8%之间。
(二)菲律宾
评级机构下调菲律宾经济增长预期。5月30日,穆迪将菲律宾2019年增长预测从之前的6.2%下调至6%,也是政府6.0%至7.0%增长目标的下限。下调原因包括政府预算遭遇延迟批准、第一季度增长低于预期以及仍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等。菲参众两院间的争议导致今年预算延迟四个半月通过,迫使政府继续使用去年的预算,第一季度菲政府总支出高达7780亿比索,比去年同期增加60亿比索,同比增长0.8%,也使得今年前三个月菲律宾经济增长率仅为5.6%,远低于政府既定目标。另外,尽管上个月的利率降低了25个基点,但由于去年收紧了175个基点,菲央行仍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。近期标准普尔也表示,对菲律宾今年GDP增长预期向下修正至6.3%。
(三)泰国
泰国一季度GDP仅增长2.8%。根据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,今年首季泰国GDP增长率仅为2.8%,2019年1至4月泰国出口总值为805.43亿美元,同比下降1.86%,进口总值799.94亿美元,同比下降1.08%,贸易顺差额仅为5.49亿美元。其中,4月份出口总值185.56亿美元,同比下降2.57%,创下泰国近24个月以来出口最低额。
从2018年底至2019年第一季度,全球经济发展因中美贸易战以及英国脱欧而出现放缓,泰国实际GDP增长率(同比)较去年同期的3.6%有所下滑。对于2019年泰国经济发展趋势,该办预测全年实际GDP增长率可能为3.6%,最低为3.3%,最高为3.8%;利好因素来自于新政府政局趋稳,民间投资、民间消费、官方投资的增长以及旅游业的复苏等。另外,该办预测2019年泰国商品出口增长幅度为2.2%,民间消费和投资将分别增长4.2%和4.5%,通货膨胀率将在0.7%至1.2%区间内,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.9%。
(四)新加坡
新加坡竞争力排名超越美国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(IMD)发布的2019年《世界竞争力报告》显示,新加坡取代美国排名第一,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。这是新加坡时隔九年后,再度登上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和地区榜首。美国由去年的榜首跌落至今年的第三名,中国排名第十四位。
IMD的竞争力排名报告根据各经济体四大指标(经济表现、基础设施、政府效率和企业效率)进行评估,各类指标涉及235个小项,包括失业、经济增长和政府在卫生和教育方面的支出等,以及针对国际企业的社会凝聚力、全球化和腐败问题调查等。IMD表示,新加坡今年排名上升至第一位,得益于其科技基础、熟练工人供应、移民法和创业效率等。美国由于减税效应消退和高科技出口下滑,排名下降。
2019年1至4月,中新经贸合作保持平稳发展势头。双边贸易方面,双边货物贸易额282.3亿美元,同比增长4.5%;投资方面,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10.9亿美元,同比增长16.5%,新加坡为中国第二大新增对外投资目的国;工程劳务方面,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新签工程合同额9.4亿美元,增长1.6倍,营业额8.3亿美元,同比增长42.2%;劳务派遣方面,截至2019年4月底,中国在新劳务人员近9.6万人,新加坡为中国外派劳务第二大目的国。
(五)越南